“星火映江淮,云上忆英魂”之三:忠于革命的教育家吴乐群
作者:
发布时间:2025-05-07
浏览次数:10
“星火映江淮,云上忆英魂”。大家好!我是本期的宣讲员梁忠喜。
今天,我要讲的是一位忠于革命的教育家的故事,故事的主人公叫吴乐群原名吴永聚。或许他并不被大家所熟知,但他的英雄事迹,值得我们永远铭记。
1903 年 1 月,吴乐群出生在淮安苏嘴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。1925年,20岁出头的他,从省立淮安第九中学毕业后选择回到家乡从事教育事业。他先后创办过几所小学,也办过识字班,为家乡的教育事业发展注入了蓬勃的生机与活力,也悄然孕育着改变社会的希望。
吴乐群不仅是一名教育家,更是一名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者。1924年到1927年期间,在进步思潮和马列主义的影响下,吴乐群还多次组织领导了地方民众反对土豪劣绅的斗争活动,沉重打击了地方封建反动势力。在担任龚营小学董事长期间,他还把小学作为党组织活动场所,保障了党的地下工作的顺利开展,保存了党的有生力量。
1927年,吴乐群怀着满腔的热忱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。自此,他踏上了一条为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不懈奋斗的道路。在横沟寺暴动失败后,吴乐群掩护疏散中共淮阴特委、淮安县委骨干,成功与涟水县委取得联系,使党组织免遭更大损失;在 “八一” 暴动失败后,吴乐群遭到敌人的追捕,被迫转移到江南以教书为掩护,但他始终心系家乡的革命事业,当淮涟地区党的活动秘密恢复后,他再次毅然决然地回到家乡,继续播撒革命的火种,推动革命事业发展。
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,吴乐群积极响应党的“团结抗日,共赴国难”号召,与革命战友胡效川合作,自编教材,在茭陵镇办起失学青年补习班,对进步青年进行抗日救亡教育;他还积极宣传我党抗日救亡方针政策,激发群众的爱国抗日热情,号召大家有钱出钱、有力出力、有人出人、有枪出枪支援抗日前线。
然而,革命的道路充满了艰险。1940年初,国民党顽固派韩德勤派兵到淮、涟、阜一带“清剿”,吴乐群因身份暴露被敌人逮捕。敌人对他软硬兼施,劝降不成,便施以酷刑,但他始终坚贞不屈。1940年4月20日,吴乐群被敌人押赴刑场,英勇就义,年仅37岁。
今天,当我们走在淮安的大街小巷,感受国泰民安、岁月静好的时候,我们一定要铭记吴乐群这样的革命先烈们,将我们对他们的敬意转化为强大的动力,诚如习近平总书记说过的那样:“我们一定要永远铭记英烈的英雄事迹,世代发扬英烈的英雄精神。”让我们在各自的岗位上继续拼搏,为祖国更加美好的明天继续奋斗!
